【星島日報】DimOrder助食肆落單結帳電子化拓跨區外賣抽佣僅一成增競爭力

技術的飛速發展推動各行各業進入智能時代,允其在新冠疫情催化下,電子化,自動化成為大勢所趨。本港初創公司DimOrder「點單」從2019年創立至今,逐步開發電子餐牌、跨區外賣、餐廳網店及雲端POS系統等,幫助餐廳實現從落單到結帳的電子一體化,減輕其人手負擔,亦能讓食客享受到更便捷,更有人情味的美食服務。

本港素有「美食天堂」之譽,但食客用餐體驗卻大多不敢恭維,尤其點單方式極為原始,一般都需揮手致意服務員手動創作。DimOrder創辦人兼行政總裁王海斌由此受到啟發,於2019年開創「電子餐牌」業務,食客可通過手機掃碼自主點餐。而疫情令堂食遇冷後,DimOrder便趁勢開拓跨區外賣業務:食客可通過其手機App下單全港18區的美食,隨時隨地坐享盛宴,餐廳亦有機會於疫下重獲新生。

為食肆搭建網店

儘管本地已有諸如foodpanda、Deliveroo等外賣「巨頭」,王海斌仍表示DimOrder在這一業務上有生存空間,因其主打遠距離的。跨區配送」;而上述外賣平台則專注於「細圍」,僅配送幾公里範圍內的飲食。不過「遠距離」也意味著不菲的配送費。若食客定位在將軍澳附近,想要品味中環的食肆,或需付出60至80元的運費(視乎單具體情況而定)。王海斌也坦言,為攤薄運費,DimOrder錄得的外賣訂單一般都為多人套餐,每單平均消費額約430元。

王海斌亦表示,在佣金抽成方面,相對於其他外賣平台的25-30%,DimOrder的10%更有競爭力。目前該平台每日平均成交量約150單,客源大多為曾在這些餐廳堂食過的消費者; 這部分抽成佔DimOrder收入10%左右。

實際上,DimOrder不止是一個落單及外賣平台,它亦通過搭建網店等方式為餐廳引入私域流量–消費者可直接點進餐廳的網店下單,不經由DimOrder的手機App。不過,餐廳需要為包括搭建網店、網絡營銷等在內的一系列服務支付年費,每年1.1萬至1.6萬元不等。至於營銷效果如何,王海斌指視餐廳類型有所不同,如近期燒烤店、日本料理店的生意較為火熱。

餐飲世家出身的王海斌顯然對這個行業還有更大野心,他提到「現在餐飲業有很多地方是脫節的,我們希望能將其連通」。如何定義脫節? 王海斌表示,儘管DimOrder早前開發了電子餐牌,但該系統的數據僅傳輸至點菜端,這意味著服務員仍需對照該系統手動下單並通知廚房。而改進後的雲端POS系統則將點菜一落單一送單一結帳四方連為一體,可實現食客全自動化操作。王海斌表示,這個系統將是未來一段時間內DimOrder 的主要業務,DimOrder亦可於支付端獲取一定利潤。

冀打通餐飲供應鏈

除了打通餐廳內部系統,DimOrder亦致力於連通餐與供應商。至海斌指,目前公司的合作餐廳約有900家,DimOrder正與相關供應商洽談,或能在第四季度以更低的價格為這些餐廳提供食材供應。至於平台的營運成本,王海斌則表示「錢主要花在R&D系統的研發和升級上」,因為不論是電子下單,或是雲端POS,其核心都離不開大量的數據和金融科技。王海斌指,由於公司去年獲得了約千萬元的融資,現運轉情況較為順利,並已與今年8月實現盈利,公司人數亦由初始時的7人增至70餘人。

【星島日報】原文連結

Similar Posts